恋春

期次:第493期    作者:李静秋   查看:48


樱花
  王致远 摄


  年少时,被人问起最喜爱的季节,有时说夏,有时说冬,一定不会说春。那是青春期崇尚个性的心理作祟,喜欢的事物要声势浩大,要浓墨重彩。哪怕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背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的诗句,哪怕春烂漫地出现在老舍的笔下,又满溢深情地流转于朱自清的字里行间,那时候总觉得最吸引人的季节是夏和冬,要么灼热得轰轰烈烈,要么寒冷到战战兢兢,而春天,似乎也太温吞了些。
  什么时候开始对春天这个季节心有动容呢,大概是在读到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和王昌龄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才了解到春天不仅有温柔,还有感伤,不仅有希望,还有破灭。比起夏的彻底,冬的极致,秋的亦喜亦悲,亦明亦暗,或许春更像我们波澜不惊而有泪有笑的生活。
  印象深刻的是在张爱玲的小说《十八春》里,曼桢和世钧相识于春季,十八年后又在春天重逢,以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告别了这段牵扯半生的情缘。张爱玲在晚年将小说的名字修改为《半生缘》,
不禁让人叹惋,这十八个春天他们曾经彼此拥有、中途阴差阳错、后来藕断丝连,终究也无力回天,耗尽了彼此半生的力气,最终也没有得来一个圆满的结局。张爱玲曾说,悲哀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世事洞明如她,春天是情愫萌芽的季节,但若发生毁灭,一定比任何季节都要来得更为悲哀。那种独属于春的悲哀伤感,是飞花,是柳絮,是细雨里潮湿的雾气,是轻暖阳光下隐藏着的
灰尘,不动声色,却暗流涌动。
  春日,在万物生长中感怀,在万紫千红中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