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次:第555期    作者:根禾   查看:95

在我的印象里,早期的信阳师院似乎是没有院墙的。学校三百来亩土地,南面是大门,大门两边是平房;东面是山包———谭山包,山包边缘全是村民的民房;西面是教工家属楼,毗邻“172”休干所;北面是稻田、农舍,村民的牛羊时常在校园内出没,村民出行也从校园内经过。

我曾经以为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不像一所大学的样子。几幢楼混杂于低矮的平房间,聊可算作一个单位。尽管当时我没有到过北京的北大、清华,没有到过郑州的“郑大”,开封的“河大”,但我能想象它们都有深墙大院。而信阳师院呢?没有连贯的围墙,校园与农田交织,且校园内丘峦起伏,牛羊穿梭,连一条宽大的水泥路都没有。每每与在外地读大学的同学通信,谈起各自的学校,我总是戏称我们的学校是“农业大学”。那时,并没有流行“生态文化”这个概念,如果还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信阳师院的模样,它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美的大学”。

虽然对学校的院墙没有什么概念,但对校园里的一面墙———如今学术交流中心西面的墙,却印象深刻。

现在的学术交流中心那幢楼是1985年落成的,在没有这幢楼之前,它是一块丘陵,为防止塌方,在这块土丘西边砌起一道护坡墙。这面墙原本有四五十米长,后来建学术交流中心(当时叫培训楼),把南面一部分占去了。墙有三米多高,基本是垂直的,水泥墙面抹得很光亮。就是这面墙,它承载了诸多文化功能,学校的重要通知、通告、学术交流海报,都是用毛笔写在有光纸上,贴在这面墙上,它让我们了解到学校的各种信息;学校的各种规定,或表扬或批评的决定,也用毛笔抄写后贴在这面墙上,它让我们了解到学校的管理制度;重要节庆日,墙上张贴了各种大红纸书写的标语,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更多的、更主要的是各系各班在这面墙上开辟的“文学园地”、“知识天地”、“书画专刊”等,它让我们从中接受到了不少科学文化知识,也圆了许多热血学子的文学梦、艺术梦。

文学和艺术专栏,不仅是中文系学生开办,理科学生也经常“发表”诗歌、散文作品。由于墙面有限,我们往往是先把“专栏”的内容由毛笔字写得好的学生抄写好,一待有了空间,立即拿浆糊贴上去,四周再用红纸条镶上边,诗文开头或结尾空白处往往还有插图。每当有新内容,很多学生会聚精会神地驻足阅读。至今我还记得当时一些“知名作家”的名字,如,中文系七九级的孟发志、八零级的陈登报、八一级的吴圣刚、八二级的朱根亮、八三级的杜超等,他们“发表”在这面墙上的作品,很多后来都发表于《诗刊》、《星星诗刊》等文学刊物上了。我本人也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也经常在这面墙上“发表”作品。我还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在这面墙上,我还经常见到罗光祖先生、姚学贤先生、张德伟老师的书法作品。我们班的墙报,我是主笔之一,除了提供文稿,抄写的任务大多是由我完成的。我热爱书法,一部分是受中学语文老师的影响,一部分是受上述几位书法家的影响。

这面墙耸立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它虽然永远是一面青灰的水泥墙,但在我眼里,那是一面由纸墨、文字筑起的文化墙,是引发青年学子文学艺术梦想的文化墙,是热血青年挥洒激情的青春墙。

不知从哪年开始,原来经常刊发作品的这面文化墙,渐渐地变成了广告墙。

但我还是怀念八十年代那面墙的味道。(作者系党委组织部组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