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识红旗渠

    初识红旗渠   年少之时,红旗渠就是响彻大江南北的名字。多少年来,红旗渠就是革命精神的象征、战天斗地的典型体现、艰苦奋斗的生动注脚。而且,红旗渠是河南人创造的奇迹,是中原文化新时代的续写,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既耳熟能详,又充满着一种自豪!  很早就渴望见识红旗渠的神奇、宏阔,但也许因为地处河南,总觉得有机会走进;也许因为机缘不巧,至今未能成行。去年“七一”,文学院组织党员老师赴红旗渠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始得以与向往已久的红旗渠晤面。  尽管对修建红旗渠的壮举、关于红旗渠的故事听了无数次,但是,走进红旗渠还是无限的震撼!  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引漳入林工程,是在悬崖峭壁上修建的水渠,是在绵延的太行山腰架起的一条河,是挑战现实、挑战天地、挑战人的极限、乃至不可为而为之人间传奇,所以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奇迹”。  红旗渠的修建是与林县的缺水历史联系在一起的。林县深处太行山区,与山西、河北交界,地质的早期也许雨水丰沛,草丰树茂。但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林县发生自然灾害100多次,大旱绝收30多次。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1959年,林县又遇前所未有干旱,境内4条河流断流干涸,水库见底,水渠无水可引,山村群众不得不跋山涉水远道取水以解生命所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严峻的现实面前,让林县的党组织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建国后,林县曾经修建一些水库,但因水源有限,缺水仍然常见。根本解决水的问题,林县没有充足的水源,必须寻求外部解决,而周围最重要的水源就是山西平顺的浊漳河。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实际上,“引漳入林”并非易事。起初,认为“上7万人,每人1米,2月初动工,大干3个月,5月1日就能通水。”开工不久发现,近4万人摆上工地,却渺不可见。原想几个月完成,干起来方知,工程浩大,施工艰难,须打持久战。但林县党组织没有畏缩,林县人民没有被吓到,人力不够,男女老少齐上阵;资金缺口,全县各社队筹措弥补;再大困难、艰险,以愚公的精神克服。就这样,林县人民不动摇、不退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遇山开洞、遇崖架桥,凭着一双手、一把镢头、一把铁镐,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建成了一条总干渠70多公里、支脉总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彻底改变了林县严重缺水的窘况,解决了老百姓的生命之源。  来到红旗渠纪念馆,一幅幅历史画面展现在面前,仿佛穿越时空,直达林县人民披星戴月、风餐露宿、攀崖走壁、打钎放炮、挖石填沟、筑石成渠的峥嵘岁月:那铁钎还迸发着火星,那独轮车和荆筐还沾满泥土,那铁锨和铁镐的木柄还留着余温。这里有开工誓师大会的群情激昂,有主干渠建成通水庆祝大会的欢呼跳跃,有当年充饥的干粮,有露宿的茅草、洞崖,10万人马,10个春秋,以山为家,山不低头人不停歇,水渠不成永不撤离,终于以坚毅不拔的决心、撼动日月的气慨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壮举!  参观“人工天河”,从红飘带廊桥向上攀登。廊桥是红旗渠景区的入口,矗立在一个峡谷地带,目视距谷底少说百米。这里乃豫晋交界处,向下俯瞰,也是豫晋的通道,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大卡车;旁边一条河流沉于谷底,水流细小,大面积河床无水,被人们种上了庄稼,可以想见,林县自有的河流水量有限,当年修建红旗渠何等必要。廊桥到红旗渠畔有300多个台阶,台阶陡立,拾阶而上,仍有攀援之感,足以说明红旗渠所经之地处处险要。踏上红旗渠前后回望,红旗渠穿山而过、盘山而居,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峡谷,就像吊挂在悬崖绝壁上的一条玉带,千回百转,百折不回,终将漳河水流进林县人民的心田。沿着渠畔石板廊道前行,清水顺宽阔石槽汨汨涌流,畅通沉着;被劈开的崖壁上奇石林立,偶有草木从缝隙冒出,皆为风景;渠水穿过的山洞都是险绝之处,尤以青年洞最为著名,这里地势险恶,石质坚硬,但又是必经之路,300余名青年奋战一年又5个月的时间,打通了这个620余米的山洞,使红旗渠得以贯通。向下望,红旗渠沿途都是峡谷,几乎没有向上通行的路径,从底部爬到渠畔山腰都非常困难,而要在绝壁的腰间架起一条河流,难度可想而知。如今,徜徉在渠畔的人们欣赏的是红旗渠雄伟壮美的风景,不可能真正体味到建造红旗渠的艰难!  林县人民总结的红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确,这是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壮举中升华出的伟大精神。在当时的生产力和物质条件下,林县人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凭的是改变命运、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靠的是苦干加巧干,全县一盘棋、工地一盘棋,分工协作、相互支援、无私奉献。在参观红旗渠的途中我一直在思考,除了林县人民的总结,红旗渠这座丰碑还给我们什么启示?在我看来,中共林县县委和杨贵书记的使命担当和胆略气魄,是红旗渠产生的前提条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最终也是由人民完成的。林县人民数百年来都有彻底改变严重缺水的历史渴望,但当时修建一条“人工天河”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为了解决缺水和水患,党领导人民修建了许多大中小型水库。而林县彻底改变缺水的历史使命自然落在了林县县委的肩上。县委书记杨贵那时还是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但他有共产党人的使命感,勇敢地提出、规划修建“引漳入林”工程。尽管开始对困难认识不足,但施工中异常艰巨,如果没有以杨贵为代表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敢想敢干、责任担当,把人民的愿望转化为创造历史的行动,就不可能有红旗渠工程;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强大的组织力,面对重重困难,工程也可能无果而终。  历史是一部教科书。今天,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之中,更需要责任担当。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拜读红旗渠这部价值连城的大书,从中汲取力量,提升境界,增强责任担当,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作者系文学院党委书记)

  • 姑苏游记

    姑苏游记   从信阳东出发这列G1712到达苏州北站需要四个多小时时间。途中风景繁华,但目的地却更加令人神往。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诗歌中所谓的鸡头是指鸡头米,在苏州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在苏州一家饭店可以没有主食,但却不能没有糖水鸡头米。舀一勺包裹着鸡头米的清香与冰糖的甘甜的糖水,热气从鼻腔润到心肺。再尝一口鸡头米,软糯Q弹爽口,余香袅袅,回味无穷。若逢秋季,还可将晒干的桂花撒上,为糖水鸡头米平添一分意境。  吃完了苏州的美味,就该赏赏苏州的园林了。苏州园林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若是大师所做,添一石嫌乱,少一角嫌空,而拙政园便是其中翘楚。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它与苏州留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  拙政园分为东中西三部,个人觉得西部的朴园景色最为优美,工巧的艺术风格占了三部的上风,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较接近,但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时你若透过室内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披上了一层薄纱。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让人不由想起苏东坡,顿感这里可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泷泽。  苏州古时称为姑苏。说到姑苏,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便是唐代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吧。寒山寺和其他佛寺不同,寺院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照墙和山门基本是一线相承,但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而是与山水契合。寒山寺第一楼原为枫江楼,但枫江楼于三百年前塌毁。所以花篮楼成了该寺第一楼。花篮楼是苏州市政府为保护文物古迹,1954年修整寒山寺时移建于此的。整个楼房只有两根主柱,恰似花篮的提手,承受着全楼的重量。一楼在大梁与前檐的接榫处,换上了两个雕刻精细的花蓝,盘旋而上的楼梯只依靠一根圆柱来支撑,建筑风格也与众不同。  “看景不如听曲”,在姑苏城内你便是随处一坐,就可听到苏州的评弹,咿呀的吴侬软语,再配上糖水鸡头米,真可算得上人间盛景。茶馆虽是个好去处,但不走动怎遇苏州美人呢。而苏绣恐怕也只有温婉的苏州美人才绣的出吧。苏绣艺术造诣很高,融入了绘画技巧,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双面绣。所谓双面绣,就是在同一底料上,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的绣品。双面绣代表作是吴县苏绣艺人制作的有雕塑感的双面异色立体绣《云龙腾飞》,用金线、银线与真丝花线,一面绣成腾飞的金龙,另一面则为飞舞的银龙,蒸腾的云霞,闪闪的群星,火红的宝珠,都鲜活在绣面上。既是绣品,又似雕塑,双面绣高超绝伦的技艺,令人赞叹不已。

  • 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   初识杨绛,是在中学的课本里。那是一张她年轻时的黑白照片,身着粗布格子旗袍,盘发利落干净,面庞清俊秀丽,眉宇之间透着几分淡淡的儒雅之气,给人以文雅大方之感。课本右下角的注释上赫然写着:杨绛先生,我国著名女作家,翻译家,钱钟书夫人。不过二十字的介绍让我对书本上这位美丽知性的女子多了一分敬意,也多了几分好奇。  一名女子,在浮沉乱世中毅然踏上求学之路,梦寐录取清华校园,奈何命运多舛,梦想搁置,被迫南下东吴。困难重重,却未曾阻挡她求学的脚步,为求得真知,她曾不远万里,从东吴跑去清华借书阅览,细作笔录,潜心求学。在她的眼里,学习似乎是生活唯一的乐趣。我敬佩这样一个执着的女子,坚守初心,不迫于环境,如盏清茶,火愈烈,香越浓。  三十岁的杨绛先生喜爱写戏剧,佳作一出,便惊动了整个上海。丈夫对此连连称赞,决定下笔同妻子一样编写戏剧,已是小有名气的杨绛先生却选择默默退出,全力支持丈夫。不同于张爱玲与胡兰成之间爱的简单决绝,杨绛与钱钟书的爱情更朴实,更有人情味儿。清华的图书馆见证了他们爱情的开始,“我没有订婚”,“我也没有男朋友”两句简短的对白成就了人们口口相传的世纪佳缘,这份爱超越空间,一直延续到牛津和巴黎。在丈夫的眼里,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妻子,是相知。她的爱情,如盏清茶,平淡怡人。  我喜欢杨绛,是她作为女子的慈爱和端庄,也是她作为笔者的良知和操守。流露于她笔下的文字朴实平淡,却像一道极光,闪闪发亮,润物无声。课本里的老王,字里行间透着的那份卑微、朴实和不幸让我心疼,学会去善待身边的弱者。近日有幸,在图书室借到了她的哲理文集,《走到人生边上》,已是百岁的她,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儿和丈夫,疾病缠身,却依旧坚持读书写作,文集里的她平和,睿智,静默地追忆着烟尘往事,思考生命。  熟悉杨绛,她已苍颜白发,岁月爬上她的鬓角,身穿格子衬衫的她,依旧在笑,眉目间依稀看得见岁月的安好,命运的晴天。

  • 初 雪

    初 雪   夜幕笼垂,老家打来电话,今年的第一场雪终于下了,相较于上一年又有了些许延迟。这些年的冬天不太冷,雪也下的少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东西。在北方,下雪竟也成了一种渴望。  忽然想起儿时的雪,飘飘沥沥,乘着六瓣的降落伞,在风里飞旋的降临。寒风一吹,卷来荡去,大有梨花纷开之感。在铅灰色天空的衬托下,落光了叶子的树用他们那错综复杂的枝桠勾勒出了惊人的美丽。初雪无声无息,却滋润万物,舒卷万晴。它把太阳的熔金译成了流银,把烈火铸成了冰。偶有碎白飘落,在屋顶,时见清羽挥洒,在枝桠。那是碎了的云,这世间的盐,亦是人们的遐想与情怀。余光中曾在《绝色》中所言的“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下面平铺着皓影,上面流转着亮银,而你带笑的向我步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大抵就是如此吧。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家富贵花”,在纳兰眼中,雪是美丽冷艳的。我却认为,初雪是热情肆意充满希望的。那是饥渴了整整一个冬季的期盼,那是被喧嚣禁锢了的城里人的期盼,那是和雪一样有着洁白心灵的孩童的期盼。盼了整个冬天的雪终归如期而至,悄然在不经意间轻轻飘落,抚慰了一颗颗期盼许久的心。  儿时,总喜爱在风中御雪而行,雪花纷纷扬扬,轻轻掠过脸颊,凉凉的,耳畔传来清脆的踏雪声,好不惬意。每当看到玻璃上的冰花晶莹剔透,如千支玉簪万根银针横斜交错构成千奇百怪的图案时,孩子们知道时机到了,便三五成群,有的在结了冰的塘里飘瓦片,有的直扑雪里印人模,有的在雪地里滚雪球,还有的甚至打起了雪仗。孩子们用小手堆砌出自己小小的世界。那里有儿时的印记,一起欢笑,一起打闹,以及一起成长的那片土地。  冬天的雪越来越少了,童年的欢乐大多成了一种期待,甚至奢望。那些曾经的简单稚嫩,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把欢声笑语留在了那片天空,把童年的乐趣镌刻在雪地里,把儿时的友情融化在冰雪里。似那古老而又遥远的笙歌,如泣,如诉。白色的雪,如同夜晚走过的痕迹,摇曳着,孤单的消失了。

  • 栾川故事

    栾川故事   伊水之畔,洛水之滨,座落着一座雅致的小城———栾川。它被誉为“洛阳的后花园”,在这座后花园里,人们用勤劳朴实粉饰着小城的一草一木,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小城的故事可追溯到千百年前归隐于景室山的一位老君,与虎豹为友,与仙鹤为伴,与青牛为侣。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与这里的草木山石、老老少少都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为百姓治病消灾,教人们制砖建房,石镰打火,烧炭取暖,艾蒿治病,人人都敬爱他。一朝归去,羽化成仙。老君走了,但是老君给栾川留下的文化遗产世世代代地传承下来了。如今我再走老君山,耳边仿佛还回响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声音。一位哲人,一位智者,这是老君与栾川的故事。  栾川,以鸾鸟的栖息地“鸾”而得名,是一片百年难遇的世外桃源。它散落在伏牛山脉内,自然气候,天然美景得天独厚。在这里,你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未开”的魅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得不令人为之惊叹,连绵的山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独特的地势造就了晨曦的云卷云舒,蜿蜒的伊河如丝带般轻盈,让伏牛山披上层层神秘的面纱。但是这样的美景因交通闭塞让人难以揭开她神秘的面纱,领略她的风采。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抱犊寨、龙峪湾,别致的美景正等着人们去观赏。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美食。家喻户晓的就是“栾川八大碗”,是栾川乡间农家遇有大事用于待客的八个家常热菜,俗称“八大碗”,是迄今为止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特色菜系之一,清一色的大海碗,爽快实惠,吃着过瘾,肥而不腻。栾川的豆腐脑也是一绝,山水泡豆,石磨磨浆,筋松质软,营养丰富。同时伴以葱、辣椒、肉干卤或以野小蒜、香椿卤配之,色香味美,爽嫩滑口。老君山泉清冽甘甜,清澈见底,泉水可以直接饮之。山泉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老君山泉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是美食与栾川的故事。  一个人,一座城,一片水,一方土,家乡的故事五彩缤纷,美丽而神秘,这就是我的故乡———栾川。

  • 梅情

    梅情   放假前教九的梅花就已经开了,只是开得不多,不像现在一眼望去,无尽的花海。记得那时还在下雪,不停的下着,教九那才开了一树的梅花也被皑皑白雪遮住了那娇艳的容颜。不过一个月未见,一场春雨过后,那地上便满是落花,红梅妖娆,白梅冷艳,粉色的梅花则更显娇媚。  每每想起梅花,我想到的永远都是那在雪中傲然独立的倩影,纵然风雪交加,亦不曾低下高傲的头颅。经历了霜雪的劫难,那一抹身影依旧在天地间笑傲,这方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气度。  行走在梅林,一股清幽淡雅的香味扑面而来,一朵朵梅花是那样娇嫩和美丽。不似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那般雍容华贵,不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芙蕖那般不惹尘埃,亦不若一现醉诗翁的昙花那般难得一见,梅花的美不仅在于她的容貌,更是一种于数九寒冬中欺霜傲雪、不屈不挠的气节。  中国人爱梅,是爱它傲雪斗霜的精神,爱梅花谦逊的态度。爱的是“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爱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爱的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它开在寒冬腊月,迎接它的不是和煦的阳光,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他成长的不是和风细雨,而是冰天雪地。它不因错过美丽春天而懊恼,不因没有蝴蝶伴舞而沮丧,不因缺少同伴而失落;不学娇弱桃花逐流水,不比轻浮柳絮漫天飞,只是无怨无悔的绽放人间,用心装点着银白世界。  开在百花之前,梅是孤独的,也是骄傲的。寒凝大地,它顽强地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有的白里透红,有的洁白典雅,有的粉如霞……千姿百态,灿烂芬芳,像云霞装扮着大地,点缀着残冬。“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香气也不同于别的花,茉莉花香气太浓,菊花香又太淡,至于牡丹、芍药,似乎又太华贵了。只有梅花阵阵暗香,使人神清气爽。  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梅花的姿,苍古而清秀。暑尽冬来,梅花傲然挺立,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与松、竹一道被誉为“岁寒三友”。

  • 归来仍少年

    归来仍少年 窥得提笔几番沉重相隔熙攘字句缺乏多少由衷揭下表皮仅剩空洞豪言壮语也拱手赠送每寸怒吼自当消溺怀中只将飞雪月色赘颂剜去少时残存的珍重借俗论与欢愉偶拥恍然平生作痛连谈及过往都嗤笑欠奉终于此刻幡然默诵再拾才气与那年一场放纵挥墨行文汹涌延续来路追寻旧日的梦有幸岁月固执着不肯平庸千疮百孔后仍旧峥嵘

  • 半亩雪景

    半亩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