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行政办公楼

    老行政办公楼 老行政办公楼矗立在谭山包西侧的臂梁上。说是臂梁,是因为圆形的谭山包西面延伸出一小臂,连接的是相对平阔的山梁,东西皆为凹陷的洼地。就在这平阔的山梁上,建筑了一座“凹”字形的青砖红瓦两层小楼。这楼尖顶,20世纪50年代建筑风格,是老信阳高中的遗产。与这座楼配套,南面坐落一栋两边带有耳房的尖顶会议室,北边毗邻一排东西向的砖瓦平房。这大概也是老信高房舍的功能设置。老信高的建筑,基本上都分布在东西中北平坦的高地和洼地上,统一青砖红瓦风格,有办公用的,也有教室、礼堂、宿舍、食堂等。 信阳师院搬迁到老信高后,没有其他资源可以利用,这片旧房舍就是唯一的办学资源。“凹”字形小楼就成为信阳师院的行政办公楼,学校的党政部门大都在这个小楼上,毫无疑问是学校的中枢。 初次进入这个神秘小楼的我,还是个学生。我当时是校学生会干部,经常为校团委、党委宣传部、甚至校办做些事,就有机会出入小楼。我原来行动的轨迹基本上都是宿舍、教室、食堂,最多到中文系办公室,从来不敢到这个小楼上来,所以,觉得神秘,不知里面什么样。小楼在凹进去的两个角设置楼梯,右侧通里,左侧通外,直接从楼里出来,通往厕所。当时团委在凹出的西南角的一楼,最初在团委出入,不需要进楼里,更不需要上二楼。后来,宣传部抽调帮忙,我有机会进入了神秘的楼内,因为宣传部恰在凹出的东南角的二楼。二楼的房间是木地板,走在上面咚咚响,作为学生,脚步带响,刚开始很不自在。后来经常去宣传部,渐渐习以为常。 真正入住小楼,是1985年。当年七月,毕业留校宣传部工作,小楼就成为天天呆的地方。成了工作人员,对神秘的小楼就逐渐熟悉了。这个小楼两层,但每层也就十几个房间,一楼有财务处、保卫处、工会、德育室、团委(学生会)等,二楼则有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教务处、人事处等。宣传部有六七人,只有一大一小两间房,部长和孙骏(现为我校江苏校友会会长)在小间,我们四五人挤在大间。后来孙骏调走,部长让我搬到小间,其实我心里并不乐意,虽然我们几个人挤在大房间,但是大家不拘束,和领导坐在一起,则总觉不自在。还有,自己承担了部里写材料的主要任务,同事在可以不理会,埋头写材料;领导在跟前就不能不搭理。可领导让过去,只能服从。 当时,学校机关部门充实一批年轻人,大家都在一个楼里,门挨门,接触方便。最重要的是,那时的办公条件简单,每个单位一部电话,往往在领导办公室,有事大家一般不用电话,直接跑到办公室说。再者,楼里没有水管、茶炉等,饮用、打扫卫生都要到外面取水,这些事自然是年轻人抢着做的。每天早上,我们基本上都是七点半左右到办公室,尤其我和领导处于一室,必须早到,先是擦桌子、扫地、拖地,清理头天的报纸上架,冬天还要清理、生着炭火。室内的活儿干完,再清掉头天的茶水,提着开水瓶到学校的茶炉房打开水。因为每个办公室基本经过相同的程序,所以,无论是楼外水池旁的洗涤,还是前往茶炉房的打开水,都是成群结队,大家有说有笑,也是特有的风景。因为与部长坐对面,水提回来,先给领导沏杯茶水,再给自己准备一杯水,一切就绪,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 当年刚参加工作,单身,没有其他牵挂,再加上文秘工作天天写材料,加班加点,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都在小楼里度过。白天与部长相伴,工作中也会与其他同事交织,是集体生活。到了夜晚,就是一个人的天地,除了写材料的人,别人加班的几率少得多,偶有人加班,都是赶时间,各干各的,避免相扰。尤其是写大材料,需要安静,晚上到办公室,就闭门静心写作,争取一鼓作气完成,避免夹生饭。若没材料赶写,就独自看书。这个时候,小楼静极了。因为东边是谭山包,山上长满了松柏,是一道屏障;西边是沉下去的沟壑,也有茂密的树木,形成腹地;而南北的房舍到了夜晚也无人出入,掩映在夜色和山林屏障中的小楼,似乎与外界隔绝,深沉静谧,有的只是天籁之声:春天有鸟鸣、花香,夏天有松涛、风声,秋天有鸟虫的吟唱,冬天有松鼠等动物觅食的窜动,疲劳中可以享受这沉静的夜色中的天趣。此时,深深地感触,独处小楼真好! 我在小楼待了九年,在那里度过了三千多个白天和大多数夜晚,我熟悉那里的环境,闻惯了那里的气息,甚至习惯了那里的节奏。三千多个日夜是青春的岁月,也是人生中最清晰的刻度。1994年春天,学校派我到一个教学单位任职,从此我搬离了小楼。开始的时候,颇不习惯,上班时仍然习惯于朝那个方向去。我在意识里反复纠正,努力改变原有的定势。后来,虽然在新单位上班,我有时间还是会走进小楼,一方面是到那里办事,另一方面是那里有原来单位,还有过去的同事,更重要的是,那里有青春的印记和九年的情结! 如今,随着学校的扩展和变迁,小楼早已不再是行政办公楼,而且,由于小楼位置和结构,后来很长时间派不上用场,人去楼空,楼门安装了铁栅栏,紧紧锁着,空寂地放在那里。 但是,我时常还到那里看看,那里曾经是学校神经中枢,是最繁华的地方,她见证了学校的发展,也是学校发展历史的记录! (作者系文学院党委书记)

  • 有赠·给毕业的你

    这是关乎收成关乎生计的季节叫做中原的地方麦浪滚滚这是红色大别山最绿的季节这是有温度有剧情的校园6月酝酿4年的表情包竞相绽放一如竞相绽放的栀子花精致而纯情的那些个排比一一这是...

  • 不说再见

    一场雨后,终于还是到了六月,夏日如期,毕业在即。六月的天在阳光的辐照之下显得更高,更蓝,空气中飘着淡淡幽幽的栀子花香,校园街道小巷里三三两两地散落着身着学士服的人儿,纷纷选...

  • 图片

    图片

  • 时光无痕

    夏初温热,绣球满簇,塘前坡上,别音离离。絮语流年,忽不知该何起何至,又怎得落拓词章。飘零的往事人烟,纷繁的跌宕心绪。望窗外日影迷离,满是夏意,觅昔日如歌岁月,飘忽远去。都说...

  • 听从你心 无问西东

    看了电影《无问西东》,心中百味杂陈。影片讲述了四代人,四个故事,时间从21世纪到1920年代,横跨百年的青年担当:张果果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精英,积极资助四胞胎一家;陈鹏离开爱...

  • 粽 香

    粽 香 一大早迫不及待的驱车回奶奶家过端午,雾气蒙蒙,像是要下雨。沿路庄稼地里刚种下的玉米苗随风摇摆,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没有回家,整个村子里只见两三个老人在菜园里忙活,不知谁家的狗夹着尾巴沿公路慢慢走着……此时的小村显得一片沉寂,不似我童年时回来过端午的光景了。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一首儿歌,脍炙人口,打开了记忆河床的缺口。童年的端午节很热闹,爷爷忙着夏收夏种,过节由奶奶一手操持。到了该包粽子的时候,奶奶量一升糯谷放在石臼里捣,去了谷壳就是包粽子的米,有了糯米,就开始包粽子了,把笋叶一头叠成三角形的容器,再把泡在水里的糯米放在里面,然后把三角形外多余的笋叶折过来,沿着三个边缠起来,最后用绳子扎紧,粽子就算包好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在奶奶后面蹦跳忙碌,碧绿的粽叶在奶奶手里弯成各种形状,放在锅里蒸煮,糯米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总是经不起诱惑,不顾烫人就下手去抓。 奶奶包的粽子种类极多,我最爱吃的,是那咸蛋黄味的。记得以前奶奶并不会包这种粽子,家里人一直都吃甜粽。姑姑去外面旅游回来,给我带回来高邮特色的咸鸭蛋粽子,我吃过后一下就爱上了。然后我就吵着要奶奶给我包这种粽子吃,妈妈斥责我不要胡闹,可奶奶疼爱我,并没有怪我,反而是要妈妈查怎么包这种粽子,然后包给我吃。到现在,我还清晰的记得当我吃到奶奶包的咸蛋黄粽时奶奶看我那宠溺的眼神。 端午节家里的习俗除了吃粽子,还会设酒席宴请亲朋好友,虽不是很丰盛,但会有平时吃不到的腊肉。大人会给小孩子们专设一桌,早上的粽子吃够了,这时就没人稀罕了,一个个的都抢着吃腊肉,没抢到的孩子跑到父母那一桌哭诉起来,父母一边骂着没出息,一边从桌子上夹几片腊肉算是安慰。等这孩子吃完,别的孩子早就跑到打麦场里打闹去了。 午后下起了雨,大家坐在屋檐下,任凭雨滴随风飘落在脸上,感受到阵阵凉意。吃过饭后人变得闲散起来,但忙碌的夏收并不允许这群朴实的农人去休息。短暂的寒暄与闲聊过后,几户人家开始用公用的打麦场打麦子,机器轰鸣,麦粒、麦草灰尘漫天飞扬,小孩子们穿梭其中,帮大人抱麦草、扫麦子。不记得突然是谁奔跑着一头扎进麦草堆里,其他小伙伴便也纷纷甩了手上的活计,不约而同爬上麦草堆打闹起来。孙悟空大闹天宫、打鬼子,听老人们讲的故事和电影情节永远是我们演绎的主题。当机器声停下来,小伙伴们也打闹累了,一个个灰头土脸被大人们吆喝着、笑骂着赶回家去洗澡,大人们也都停下手头里的活回家做饭。直到夜幕降临,这一年的端午节才算是过完了。 长大后,一到端午,我总会想起那个时候,想起奶奶灵巧的手,包好的粽子,饱含奶奶对子孙浓浓的牵挂与不舍。一月一年,流年辗转,青丝成白发,奶奶的年华已悄悄溜走,那份无私的爱,一直伴着我,留在胸口,温温热热,一如那四溢的棕香。